新版日语教室,正在测试中,敬请期待...
孙沈清日语教室 » 有问有答 » 【こころの日本文化史】【32】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 帖子主题:【こころの日本文化史】【32】
查看銀太郎的资料给銀太郎发短信加銀太郎为好友编辑引用有事就Q我!
5
以下是引用瞬间收藏家在2024/6/1 1:50:48的发言:
銀太郎学友你好,我是正在论坛里翻译N2阅读文章的学友,虽然没怎么直接交流过,但谢谢你之前回复我的帖子一起讨论问题。
偶然点进这个帖子,虽然我的日语也是初级水平,也不太懂日本古代史,但凑巧了解一些语言学知识,不知你是否愿意听听我的想法?这本书前几个章节涉及了大量语言学里称为理据的概念,我个人理解在语言中属于比较底层、换句话说研究过程中没有太多道理可讲、很多时候是靠主观理解分析的领域,而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一些论据在日语学术界也有争议。这本书虽然是社科读物但未必比你说的理科论文容易(语言学虽然听起来和文学有密切联系但其实属于理学范畴)。我不太了解你学习日语的具体情况(学习目的、学习路径、用过什么书等等),虽然看到你在很有热情的翻译发帖,但如果你学习日语不是为了读这个领域的论文或者进行这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而是要学习日语这门语言的话,这本书可能更适合泛读而不是精读。语言学关于语言的学习有一个概念叫“i+1”,你可以去搜一搜,简单说就是选择略高于自己目前水平的材料的学习效果最好、也最容易坚持下去。也许你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找一些你感兴趣的资料来学习试一试?一点个人建议,仅供参考,祝学习进步!


确实在这本书中作者的主观分析比较多,更多的是道德论据。但是或许是人文学科的通病?毕竟语言学不能去严谨地推导。

实话说,我没有注意到哪些论据是有争议的。能否指出,让我在以后的阅读中能够多加注意和鉴别。

起初我学日语纯粹是因为兴趣,我对日韩的一些导演的作品情有独钟,所以刚开始学习日语的目的是能够阅读而不是能够表达。但是慢慢地,我对东亚文化圈的历史和相互影响产生了兴趣,它们相似又各有特点,虽然历经磨难但是还是顽强地活着。哈哈,这段文字有点感性了。如果可能的话,从事文化对比研究也不失为一条道路。但是我现在水平还不够,可能正像我的一位朋友所说,语言更多是靠天赋,热情很难弥补。但是我还是想尝试一下,为了不留遗憾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024/6/1 13:55:11
≡ 树型目录 
序号内容摘要作者时间
1  我投降了。我根本不懂我看的是什么。硬是把句子由日语译成中文,...孙沈清2024/5/31 22:55:55
2  对不起,老师,有些句子我的确翻译的比较生硬。在上一篇帖子...銀太郎2024/6/1 0:01:13
3  銀太郎学友你好,我是正在论坛里翻译N2阅读文章的学友,虽然没怎...瞬间收藏家2024/6/1 1:50:48
4  銀太郎学友:如果你说的是“三级标题之下的内容”的是“N3”的内...孙沈清2024/6/1 8:02:00
5  [quote][B]以下是引用[i]瞬间收藏家在2024/6/1 1:50:48[/i]的发...銀太郎2024/6/1 13:55:11
6  [quote][B]以下是引用[i]孙沈清在2024/6/1 8:02:00[/i]的发言:[...銀太郎2024/6/1 14:05:49
7  [quote][B]以下是引用[i]銀太郎在2024/6/1 13:55:11[/i]的发言:...瞬间收藏家2024/6/1 16:41:14
8  --「かみ」と「ひと」とをめぐる構図--  そうなると可哀そう...銀太郎2024/5/31 17:50:35
Powered By:小型论坛 v1.0 Copyright © 2001-2022孙沈清日语教室